SWS小说
SWS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人 > 第139章 后晋和契丹第三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9章 后晋和契丹第三战

 

在这一场战斗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是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这里解释一下,杜重威在很多史书上记载称杜威,那是因为避讳石重贵的名讳,所以改名为杜威。)当时杜重威驻守在恒州,在防备契丹的第一线,但是这个人却不是将才,但是他的性格不行,贪婪残暴。这就是杜重威,他平时干的事情和我们上面说过的杨光远差不多,基本上每天就是搜刮一下百姓,坑几个大户。‘但是杨光远不管怎么说那还是能打仗的一个好汉子,虽然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可是他毕竟还是前期还有能征善战的功劳。可是再看看杜重威,这个家伙除了坑老百姓,就是压榨他的手下官吏,但是面对契丹却是啥都不敢干。当地的富户只要是家里有了什么好东西,他都要抢过来,或者就是直接随便定一个罪名然后把人家全家抓起来,顺便没收了人家的财产,他整天干的就是这事。杜重威这个人是典型的窝里横,面对他治下的百姓和官吏张牙舞爪,但是真要是契丹来了他却怂了。因为他那边是边境,经常能够看到契丹方面的骑兵到这边来,虽然有时候不过是十几个,多了也就是几十个,这些人算是孤军深入吧!要是换个人到了这里当节度使,那来了就不要想着离开了,立马就派人去拿下这些敢到城下的契丹兵,但是他杜重威不行。他一听说有契丹兵来了,急忙跑到城楼上,但是却不是要迎战,而是下令关上城门,远远的看着他们,等到契丹兵过去或者离开之后,他才放心。甚至有时候几个契丹兵赶着成百上千的汉人从城下经过,杜重威竟然就是站在城楼上看热闹,也不派人出去解救那些被抢走的汉人。一开始的时候契丹对于杜重威还有点担心,就怕杜重威在半路上了拦住他们,但是心惊胆战的过了几次之后,他们发现,现在的杜重威竟然看着他们不下来拦截,好像杜重威的防区只有一个恒州城一样,至于恒州城在外的地方好像和他杜重威没什么关系。于是契丹也不客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都用再多说了。可以说很短的时间,恒州除了一个恒州城之外,其他的基本上什么都没了。到处都是荒芜一片,城内城外天堂地狱。但是这个杜重威还是个妙人,很搞笑的一个人物,他看着自己辖区内部人口流失严重,而且也不富裕,更让他难受的是整个恒州的人都恨他,这让他很不舒服,再说他也害怕强大的契丹,总想着契丹一来他就完蛋了。其实它上面他不满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是现在他还觉得朝廷给他一个穷藩镇,却丝毫不感念朝廷信任他重用他的恩德,还埋怨朝廷,也可以说是十分的无耻了。于是他就给石重贵写信:“大侄子啊,我年纪大了,不想在北边了,你给我在中原安排一个藩镇吧。”这封奏表上去,石重贵竟然还不同意,杜重威这样的家伙,石重贵竟然对他还有一丝的留恋,他的观点就是杜重威是自己的姑父,是自己的至亲,他只能相信他的姑父了。但是这边还没等石重贵和大臣们商量好怎么安置杜重威,杜重威竟然一声不吭的自己带着自己搜刮多年的美女财宝跑了回来。这让石重贵吓了一跳,恒州边防,那可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在节度使却一声不吭的跑了回来,要是契丹方面真的出兵,那还不真的完蛋了。于是急忙派了一个人去恒州顶着,就把中原的一个藩镇交给了杜重威,在这件事中,桑维翰等人就提出杜重威不行,应该趁机把他拿下,不然的话将来必生后患。但是没想到就算是杜重威做出了擅离藩地这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石重贵还是赦免了他。这基本上就是杜重威的整个人生的一个小缩影,从这几件事基本上就能把这个家伙看个差不多。下面我们接着说第三次战斗,本来在第二次战斗结束后,后晋方面曾经给赵延寿写信,让赵延寿赶紧回来算了。不要跟着契丹在哪混日子了,没什么前途的。赵延寿是耶律德光面前的红人,怎么就打了几场败仗就投降后晋呢,再说后晋方面虽然欢迎他投降,但是待遇肯定是没有在契丹这边好,这边耶律德光重用汉人(虽然耶律德光并不信任汉人),赵延寿还是混的风生水起的。于是赵延寿就把这件事给耶律德光说了。耶律德光也不相信赵延寿会投降后晋,于是就一笑了之,但是没想到赵延寿却又在这个基础上想出了一个计策。赵延寿对耶律德光汇报了一下,耶律德光觉得十分不错,于是决定实行。这个计谋的主要一点就是赵延寿假装投降,然后吸引后晋的大军前来,随后耶律德光呆着契丹的主力将后晋的大军包围住,围攻歼灭。

耶律德光听说了这一个计谋,觉得很好,于是他又进行了补充,比如为了增加吸引力,搞得更加真是,耶律德光哈还让临近的几个州也全部跟着赵延寿一块投降,他们就不信石重贵这个现在已经有些膨胀的家伙会不上钩。果然石重贵听说了这个消息,又看了赵延寿“情深意切”的回复,觉得这件事成了,赵延寿一定是觉得契丹没什么前途要跟着后晋混了。其实后晋这时候实在是太高估自己了,之前后晋觉得再打下去遭殃的还是后晋,所以就准备和契丹议和,毕竟当时后晋天灾人祸连绵不绝。但是耶律德光当时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是议和也行,但是要割让镇州和定州给契丹,不然的话免谈。谈判这件事本来就是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的事情,但是后晋的使者很有个性,一看耶律德光口出狂言,也不谈了,立刻就回后晋找石重贵汇报情况去了。石重贵听了使者添油加醋汇报的情况之后,也很生气,就想给契丹一点颜色瞧瞧,也没有想过再次议和。但是事后耶律德光曾经亲口说过:“要是晋朝方面再来一次,我就答应他们议和了,南北也不用再打仗了。”当时真正对契丹的打击也是很大的。言归正传,石重贵等人都相信了赵延寿的投降,于是就准备派人去接应赵延寿,只要赵延寿一投降立刻接管北方数个州,随后顺势收服幽云十六州,甚至可以考虑直捣黄龙,击溃契丹。这一次要是顺利的话,总的来说危险不大,但是功劳却是不小,于是这样的好差事又落在了他的姑父身上,石重贵把这件事交给了他的姑父来办。但是他却不知道,现在虽然名义上石重贵他还是皇帝,但是拿他当皇帝的人已经不多了,杜重威就是一个,他觉得石重贵没啥了不起,对自己还不是恭恭敬敬的,他也想当皇帝,但是能力不足,但是只要是有机会他就想取而代之。还有一个人叫做刘知远,他当时驻守在河东,兵强马壮,但是却是只扫个人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他仅仅把进攻自己契丹大军赶了回去,至于河北那边,他懒得管,更不想管。而石重贵的安危,是死是活跟他关系也不大(石重贵猜忌他,他和石重贵之间关系比较恶劣。)杜重威带着大军,但是我们上面也知道了他这个人胆小懦弱,但是却是一个窝里横,纵观他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表现,他干的做多的也是做出名的就是一件事:求援兵他不仅自己找石重贵要援兵,而且还发动他在经常的关系,先石重贵建议调出援兵,结果这一下子就把整个后晋的大军全部掉了过去,就连石重贵守卫皇宫的侍卫基本上也掉去了,后方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防备力量了,举全国之力,石重贵全部交给了他这个最信任的姑父。但是他没想到他的姑父却是想着背叛他,杜重威带着大军到了前线,但是一听说契丹兵来了。这几十万大军竟然退了,好吧,就算是不打,就算是时机不对暂避其峰,退上一段那也没啥,但是杜重威的退却不是普遍意义的战略性撤退而是一个大撤退。但是在半路上还是被张彦泽劝住了,张彦泽和一干大将反复劝告杜重威可以和契丹一战,杜重威这才勉强同意扎营,而不是进攻。本来契丹一看晋军停了下来都想撤军了。但是又看到晋军正在安营扎寨而不是和他们作战,于是急忙占领渡桥,抢占有利地位,准备和晋军决战。随后杜重威还是发挥它的龟缩战术,坚决不出战,于是契丹就又顺利的把他们包围了。(可能契丹会觉得,和杜重威这样的人打仗,真是拉低智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晋朝方面出了不少的大将自发出击,但是在占据优势的时候杜重威却不发一兵一卒前去扩大战果,等到一支孤兵被包围的时候,杜重威还是不发一兵一卒前去援助。其实杜重威不出战是有原因的,他曾经派他的心腹到契丹方面和耶律德光谈话,耶律德光亲口说了:“赵延寿威望不够,将来占据了中原还是要杜重威来当皇帝啊。”其实耶律德光一直都是在忽悠赵延寿和杜重威,他从没想过让杜重威当皇帝,但是杜重威的到了耶律德光的承诺,信以为真。不久杜重威就召集大将,在主帐周边埋伏了不少的人马(这一招干的怎么这么有水平,不愧是有名的窝里横。)本来这些大将以为是要开战了,一个个摩拳擦掌,但是没想到杜重威是让他们来投降的,谈话间杜重威有暗示他们周围有埋伏,结果在场的大将全部违心的宣布投降。随后投降的消息传开,晋军大营哭声震野,说实话,每一次看到这一点,我都很激动,这说明人心可用啊,中原人并没有完全丧失血性。等到石重贵得到了消息,他知道大势已去,就准备投火自焚,但是却被部下劝住了,最终对契丹投降,耶律德光进入中原,后晋灭亡。(未完待续)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