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黄河
庄岩点头表示赞同,为了准备中原之战,北中国的明军,包括南方的明军已经准备了大半年,而现在由林建章首先发动,主要也是现在已到了开战的时候。
一直以来,打通南北,彻底解决中原清军是明军的主要任务,但是中原之战要打并不容易,先不说中原的清军重兵云集,明军虽然作战力强,部队也比清军精锐许多,可从兵力上来讲却比清军少。
眼下中原双方兵力已近百万,但如果说各方总兵力比较,明军兵力只占了其中三成而已。
假如仅仅是数万人交战,明军完全可以依靠其火器和训练有素的部队轻易战胜相等数量或者更多的清军,但在敌人的兵力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有坚城和工事为依托的情况下,这种仗就不是那么好打的了。
更何况,随着多年交战,清军同样在战斗中不断成长起来,尤其是隆科多、岳钟琪这些清军的高级将领,他们的作战经验丰富,又是极有能力的名将,尤其是后者,在江北之时假如不是因为淮安之变,明军想拿下江北根本没那么容易,就算是眼下,岳钟琪的主力依旧未损,其战斗力不容忽视。
再加上在中原作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的母亲河,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文明的产生。
同长江相同,黄河孕育着这片土地和两岸的百姓,使其文明自远古至今繁衍,甚至相比之下,黄河比长江更为重要。
但黄河在给中华带来文明和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它的子民们带来了灾难,尤其是黄河泛滥,更是每朝每代最为忧心的事,远的不说,就说近百年吧,无论是在前明时期还是在满清入关之后,或者说在朱怡成拿下南京复兴大明后的现在,黄河泛滥成灾已是常态,长的每隔几年就会闹灾,短的甚至每年都有,就在去年的时候,黄河还有过决堤的现象,导致方圆千里损失惨重。
当初林建章在邯郸以北止步,一方面是考虑到战线拉长兵力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顾虑黄河的原因。如果他当时继续南下,就将面临这两个问题,在兵力不足,后勤无法确保的情况,假如一口气打到黄河边上,一旦清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掘堤,那么林建章的主力必然就会陷入困境,到那时候他的新军别说打仗了,甚至很有可能在黄河边上被滔滔河水冲得七零八落,从而不败而败。
所以林建章在打到邢台就停下了脚步,可以说是极为正确的。这时代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就算是在后世,日本侵华的时候,那时候的战争模式已早就和冷兵器时代不同,已完全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可就算已经拥有半机械化的日本精锐部队,在黄河面前也无奈止步,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还差一点儿陷入了绝境。
关于这点,明军方面当然有所顾虑,而选择这个时候展开中原之战正是这个原因。
黄河有汛期,同样也有的枯水期,而黄河的枯水期一般在每年的冬天和四至六月左右。冬天开战,不利于大军行动,同时对于后勤的压力也是极重的,何况明军也需要时间做好万全准备,所以明军选择开战的日子就放到了四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按照林建章的想法,如今趁着黄河枯水期的机会开战,这可以极大避免清军狗急跳墙之时以掘黄河对抗明军。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清军掘开黄河堤岸,对于明军最多也只是造成些麻烦而已,但在汛期就完全不同了,到时候千里泽国,别说打仗了,就连寸步都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