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不得不说,这一点,简直是直接打中了朝廷的死穴。
还是那句话,朝廷忙活这么久,闹得这么大,核心目的,就是要重新恢复军屯的田亩。
定国公府直接给下了军令状,一步到位!
不过,与此同时,对方也给出了小小的请求,也便是他表态中的第二点,关于人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定国公府和前头那批又当又立的人态度差不多。
所谓府中族中牵涉军屯之人,当自向朝廷请罪,受朝廷处置的意思,其实就是,自己的人自己查,请朝廷高抬贵手,拿回田亩放过人。
这个条件应该说,也正好卡在朝廷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毕竟,朝廷要的是恢复军屯,而不是杀人,就算是要杀,也是为了整肃军纪,并不是完全不可变通。
而且,众臣之所以会将此视为定国公府终于在朝局站队的标志,原因还是因为,这份奏疏的份量并不轻。
要知道,这奏疏乃是联名,换句话说,并不是定国公府一家要付出巨大的利益,而是好几家勋贵都是如此。
定国公府家大业大的,自然赔得起这么多的田亩,不够的也可以买,但是,其他的一些侯府,伯府,可没这么厚的底子。
尤其是一些败家子多的府邸,弄来的田亩早已经发卖,得来的银两早已挥霍一空,朝廷若真要严查,他们要填补窟窿,可不是什么容易事。
定国公府能让他们联名,自然也就要替他们分担这些压力,这中间的花费,可想而知绝不会少。
这也就是定国公府这样的顶级世家,才敢用这种法子,换了其他的世家,想这么做,都没有实力!
不论如何,这场廷议进行到这里,已经算是到了尾声。
随着任礼被拿下,他所代表的这一支勋贵力量,一时之间必然难以有组织的再次掀起反对的声音,只能保持缄默。
而以丰国公为首的这支力量,在和定国公府合流之后,在朝堂上有了足够的份量发声,任礼这一批人不发表意见的情况下,足以代表勋贵武臣的态度。
如此一来,至少在整饬军屯的这件事情上,文武百官再次达成了一致,变成了众望所归之事。
那么,接下来自然就只剩下天子一锤定音,这场廷议,便能够圆满结束。
这种状况下,天子自然也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恢复了众臣熟悉的,听言纳谏的样子,道。
“既然诸卿皆有此请,那么从即日起,便由兵部牵头,各衙门配合,推行整饬军屯章程。”
说着话,天子的目光落在丹墀中间的一干勋贵身上,道。
“至于各勋臣所奏,诸卿能体朕心,为国分忧,朕心甚慰,自查自报是好事,朝廷整饬军屯,乃是为恢复军屯,若得洪武之时军屯半数之力,则我边军声势可壮矣!”
“此次整饬军屯,各军府勋臣,亦当通力配合兵部,都察院及刑部调查,如实呈报,不可虚瞒,朝廷政务,唯有文武协力,方能政通人和。”
“今日便到此吧,退朝!”
声音落下,群臣俯首拜倒,天子则在一干内宦宫女的簇拥下,上了驾辇,离开了奉天门。
随着天子离开,老大人们纷纷起身,“嗡”的一声,便掀起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天子有召
实话实说,今天的廷议,虽然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情,但是却属实是惊心动魄,而且,这中间的种种变故,隐含的信息量太大,不论是文臣,还是勋戚武臣,都势必要回去再细细的思索一番,好确定自己之后该如何做。
当然,天子最后的那番话,还是让不少的大臣,尤其是一些勋贵世家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虽然天子依旧没有明着表态,但是,最后的那番话,却耐人寻味的紧。
这段话中,首先说了整饬军屯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军屯,即那句‘若得洪武之时军屯半数之力,则我边军声势可壮矣!’
这就是前提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这次军屯必须要达到的最终状况!
其次,则是最后的那句话,‘唯有文武协力,方能政通人和’。
这句话在大多数人看来,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文武之间要相互妥协,寻求一个平衡点。
换句话说,这次整饬军屯,至少天子不会坐视兵部真的‘铁面无情’,而是会适度的下场拉架。。
其二就是,虽然天子不会坐视兵部太过分, 但是,具体能够争取到什么地步, 还要靠勋贵们自己的能耐。
但是, 无论双方博弈到什么地步,整饬军屯的目的必须要达到。
如此一来, 文武两边可做的事情就多了。
所以实际上,还是那句话,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天子的态度一旦清楚的表露出来, 所有人在做事的时候,心里头也就有了谱儿。
廷议结束, 老大人们三三两两的相互议论着, 开始往外头走, 准备继续回衙门处理公务。
但是, 就在这个时候, 司礼监秉笔太监怀恩却带着一队人走了过来, 道。
“陛下口谕,召兵部尚书于谦, 左都御史陈镒,刑部尚书金濂, 丰国公李贤, 靖安伯范广, 昌平侯杨洪武英殿见驾。”
说这番话时,怀恩并没有刻意的避着人, 所以,在场的大多数大臣, 基本上都听见了。
这六人当中,于谦, 陈镒,李贤,范广, 都是实打实的天子党,被天子召见商谈政务不算奇怪。
整饬军屯的奏疏虽然通过了,但是,到底还只是开端,后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天子召见他们商议一番,合情合理。
但是, 金濂和杨洪……
老大人们纷纷想起刚刚被投入诏狱的宁远侯任礼,心中不免对此次召见的内容, 又多了几分猜测。